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调查与建议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1-03 17:29:07  编辑:admin
为深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发挥优势,凝聚力量,全力助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根据农工党郑州市委重点课题调研计划,农工党郑州市委组织市委委员、支部主任和部分从事休闲农业的农工党员,于11月18—23日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就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学习,重点考察了重庆生态大观园,成都市五朵金花、郫县农科村、大梁酒庄和土而奇农庄等项目;西安市沣东新城现代都市农业博览园、西安白鹿原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和西安葡萄主题公园等项目,分别与三地农业部门进行学习交流。考察期间,还组织参观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18日晚间召开农工党郑州市委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庆等地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重庆市
近年来,重庆市加快推进城乡统筹进程,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多元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速美丽乡村建设。都市休闲农业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新常态。休闲农业成为重要的消费选择之一。2013年全市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6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培育乡村旅游景点3000多个,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1600个,发展农家乐2万家以上,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人数70余万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20余万人。都市休闲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搭建了休闲农业发展载体,培育了一批休闲农业新景点,乡村环境变得美丽2013年全市已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3个。都市休闲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得到新提升。主城8区每个区至少建设1个生态景观型、体验参与型或科技设施型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年经营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休闲山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00家。
(二)成都市
在发展乡村旅游10年多的时间里,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吸引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实现了农民增收。目前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3个(郫县、蒲江、温江)、示范点2个(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双流县元聪万亩生态休闲农业田园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示范镇16个、示范村25个,旅游特色村78个,A级景区53个,农家乐4200家,星级农家乐167家,星级乡村酒店96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近35万人,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全市乡村旅游业助农增收人均约达137元。
(三)西安市
 2014年,西安市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营业效益和示范带动能力稳步提高,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休闲农业园区脱颖而出,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休闲农庄为基础,休闲农家为补充不同功能类型的发展格局,初步构建起“两带三区(秦岭北麓、渭河沿岸两条休闲农业产业带,白鹿塬、杜陵塬、荆山塬3个休闲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基本框架。休闲农业的集群发展带动了休闲产业的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市现有1个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五星级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园、6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6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
二、各地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做法
(一)领导重视,政策配套。三地政府对休闲农业非常重视,把休闲农业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来抓,出台了配套扶持政策。如: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多项政策支持。成都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标准(试行)》、《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发布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3个有关乡村旅游的地方标准。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指导意见》、《西安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认定暂行办法》,通过完善政策机制,夯实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推动我市创意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重庆市编制了《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纲要》,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西安市编制了《西安市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加有序化、规范化。
(三)坚持示范创建,加强品牌建设。出台措施,鼓励休闲农业企业参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重庆市计划“十二五”期间,创建3-5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培育10个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农民广泛参与的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培育100个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发展500个星级“农家乐”。成都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3个(郫县、蒲江、温江)、示范点2个(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双流县元聪万亩生态休闲农业田园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示范镇16个、示范村25个,旅游特色村78个,A级景区53个,农家乐4200家,星级农家乐167家,星级乡村酒店96家。西安市现有1个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五星级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园、6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6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园区总数达到并稳定在80-100家。
(四)强化宣传,扩大影响。三地政府重视对休闲农业的推介,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搭建平台,扩大影响。重庆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加强宣传策划工作,通过促销会、说明会、洽谈会、节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知名度。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典型经验,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成都市注重宣传营销,策划包装和推出一批主题鲜明、极富特色的“山地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利用农业生产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在花期、果期、采摘和上市期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不同环节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西安市加大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力度,利用农业节令、农产品展销会、互联网、新闻媒体,对我市休闲农业进行宣传推介报道。2014年下发休闲农业地图和休闲农业宣传册5000份,下发休闲农业扑克3万份,举办各类宣传推介会、樱桃旅游节、桃花节等活动17次。
三、几点启示
(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现代农业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促进城乡资源互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二)要挖掘文化内涵,发展创意农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创意农业理念,大力发展创意农产品、包装创意、文化创意、园区创意、规划创意,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位聚集,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不断形成新的创意农业生产能力。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产业主导型、科普教育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并存的休闲农庄,形成以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教育示范基地。
(三)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休闲农业是一、二、三产夜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城乡统筹、环境、交通、教育、宣传、文化等各种社会资源,需要各个方面密切配合,合力打造,才能加快行业快速发展。
(四)要加强营销,扩大影响。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典型经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要利用农业生产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在花期、果期、采摘和上市期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不同环节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四、发展我市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
当前,郑州市要抓住当前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机遇期,围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农林牧、发改、财政、旅游、文化等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服务职能,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和条块分割现状,整合资源,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共谋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支持与管理,引导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和规范经营,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要加强政策扶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在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土地政策、税收、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引导休闲农业发展。整合我市各类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休闲农业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品质的休闲农业示范区。鼓励休闲农业企业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开展创新创意。通过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引导作用,引导差异化经营,支持品牌化建设,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要再提升编制规划。通过规划控制,实现科学布局,有序推进,健康发展。一是要提升《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编制,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对我市休闲农业进行总体规划进一步提升完善,并尽快出台与该规划相匹配的实施意见,推动规划内容及相关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二是要督促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地方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三是要鼓励、指导和督促休闲农业企业编制园区建设和发展规划,提升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四)要多培育经营主体。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参与休闲农业经营。重点支持休闲农业企业改善服务设施,拓展休闲功能,促进创新创意,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示范带动能力。通过政府的鼓励引导,尽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庄园;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特色村;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会活动。
(五)要多渠道营销宣传。要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宣传引导作用,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打造我市休闲农业品牌。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由市休闲农业协会及省市电视台主流媒体携手合作,设立专题栏目,把休闲农业宣传做成常态化、系列化。要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登新兴媒体发展趋势,加快休闲农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形成集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
(六)要创建示范品牌。要积极引导各地参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鼓励支持休闲农业企业参加全国星级示范企业评审活动。建议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行业会议及活动,扩大我市休闲农业影响力,提升我市休闲农业知名度。
(七)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行业内的服务规范活动,组织行业评优,开展星级农庄、农家乐达标评比授牌。组织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推介展示和对外宣传活动。加强经验交流与合作,提升行业建设和管理水平。开展行业内规划设计引导和技术咨询,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014年11月27日
农工党郑州市委会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工党郑州市委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工党郑州市委会和农工党郑州市委会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 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农工党郑州市委会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农工党郑州市委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工党郑州市委会",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首页  | 工作动态  | 参政议政  | 社会服务  | 组织建设  | 学习宣传  | 社情民意  | 党史纵览  | 党员风采